为贯彻落实“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凝聚国内外创新力量突破林木遗传育种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加快重要树种基础研究和育种进程,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现启动2025 年度开放课题申请工作,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依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建设,围绕生态安全、木材安全、乡村振兴和种源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以重要生态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育种目标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精准高效育种技术和新品种创制与繁育等四个方向的林木遗传育种应用基础研究。
二、资助领域
1.三北等重要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种质资源评价鉴定与挖掘创新。
2.主要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评价鉴定与挖掘创新。
3.林木遗传育种前沿技术。
三、申请条件
1.课题研究内容须符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2.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人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企业申请人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骨干申请。
3.课题须与本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请,未列出合作者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申请书须体现科研合作关系。
4.申请书须明确与研究内容匹配的论文、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林木良种等考核指标。
5.优先支持参与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承担实验室开放课题成果显著的申请人。鼓励申请人工作单位提供配套经费或申请人通过其它途径自筹配套经费。
6.不支持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和依托单位人员申请,不支持已承担本实验室开放课题但尚未结题的负责人申请。
四、申请程序
1.申请人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详见附件),并于2025年11月30日前将电子版(word或pdf)发送至所申请的片区联系人邮箱,申请书和邮件主题请以“开放课题申请-姓名-申请人单位”命名。纸质版(一式两份,签章齐全)快递或由联合申报的本实验室人员提交至片区联系人。
2.实验室将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原则、分片区评审确定资助课题。实验室将于2025年12月6日前通知拟立项课题的申请人,未获立项的申请人将不再单独通知、材料不予退回。
3.每名申请人只能提交1项申请书,跨片区重复或多项提交视为无效申请。
五、课题管理
1.每个课题资助金额一般为4-8万元,执行期限一般为1-2年。
2.课题经费主要用于材料费、测试/计算/化验费、差旅/会议费、出版/文献费、咨询/劳务等直接经费支出。经费支出实行报账制、不外拨。
3.课题执行期间,负责人须提交年度工作进展报告,负责人及参与人可按规定使用本实验室公用仪器及大型仪器。
4.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其所有权归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和本实验室共有。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时,须至少有1项成果将课题列为第一资助标注、同时将实验室标注为完成单位之一,申报林木良种、成果奖励或进行成果转让时,处理原则与前述一致。资助标注格式: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课题编号)或Open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ee Genetics and Breeding (Grant No. );完成单位格式: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或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ee Genetics and Breeding。
5.负责人应在课题结束后两个月内提交结题报告,实验室根据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结题认定。结题报告将作为课题负责人后续申请实验室资助的重要参考。
六、联系方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片区
联系人:陈加飞
电话:010-6288843113366226970
邮箱:chenjf@caf.ac.cn
东北林业大学片区
联系人:崔东海
电话:15046662636
邮箱:522787459@qq.com
南京林业大学片区
联系人:刘慧
电话:15895997307
邮箱:liuhui0328@njfu.edu.cn
北京林业大学片区
联系人:聂水
电话:18201688164
邮箱:n1820168816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