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中国冻土科学技术研究艰辛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报告人:张鲁新教授
主持人:金会军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14:30-17:30
报告地点:林学科研楼116会议室
腾讯会议:493-919-960

报告人介绍:张鲁新,我国著名冻土科学家,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并获得全国火车头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专著“青藏铁路冻土环境与冻土工程”,2014年获得中国政府专项图书奖和原创奖。并在俄罗斯、蒙古等国翻译出版。
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和最近科技频道播出的“驰骋冻土区”,“坚守如歌”和“国家记忆”等多个专题节目介绍、“朗读者”的播出引起社会和行业的强烈反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山东电视台制作的三集传记片“轨迹”和2019年东方卫视“闪亮的名字”专题详细记录了张鲁新教授的人生足迹和研究经历。
从事我国寒区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工程技术工作近50年,足迹遍布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哈大高速铁路、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等重大冻土工程领域,主持多项重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为青藏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撑,在兰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期间,培养数十名博士研究生。
报告内容:主讲人从事青藏铁路为标志的中国寒区工程建设和冻土工程技术科学研究50年,参与亲历见证了中国寒区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发展、壮大和攀登高峰的过程。
以青藏铁路前期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艰辛历程和科学研究探索中的艰苦卓绝经历展示了中国冻土人多年来的坚韧、坚持、坚强、坚定的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从冻土环境与冻土工程的认识过程、环境变化和工程对策的认知过程、区域环境和工程运行的特殊性决定的设计思想技术路线的差异性全面讲述了科学技术工作者探求真理认识事务的科学素养和职业素质。
讲座介绍了目前中国在建寒区重点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工程对策,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认识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探索。
讲座从气候变化趋势下冻土工程技术的对策出发,以亲历青藏铁路、哈大高铁、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以及国内外多项重大冻土工程的科学研究、技术决策、技术咨询工作为例,回顾了我国冻土工程技术路线的形成发展,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下的冻土工程应对技术,科学研究、工程对策提出思考和建议,为冻土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提出一些工作建议,并展开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