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5年8月26日,9:30-11:30时
报告地点:生命科学学院513会议室
报告题目1:月季切花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

报告人:高俊平,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从事花卉发育与品质调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Plant Cell、中国科学、园艺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报告内容简介:月季是全球重要的观赏植物,月季销售量占到国内外切花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月季切花供给依赖远距离运输。报告介绍月季团队采后生理学研究进展、采后保鲜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在产业上的应用。
报告题目2:香雪兰花香和花色物质合成的协同调控机制

报告人:高翔,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围绕花卉作物(单子叶植物香雪兰和君子兰、基部双子叶植物耧斗菜和核心双子叶植物月季)的观赏性状形成机理开展工作。2016年至今,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ew Phytologist, Plant Communications, Plant Physiology, Plant Journal, Horticulture Research等领域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Horticulture Research副主编,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和园艺学报编委,Ornamental Plant Research联合主编。担任New Phytologist,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Plant Jour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IPB,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等近20个SCI杂志的经常性审稿人。
报告内容简介:挥发性萜类和花色苷是决定观赏花卉花香和花色多样性的重要代谢物质,其在花发育过程中被严格调控。本报告以香雪兰为例,介绍了多个转录因子协同调控花香和花色物质的调控网络和机制,为观赏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基因模块。
欢迎各位教师、同学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