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研究生院举办学术报告会

日期:2025-09-04 点击数:

报告题目合成生物学驱动的化学品生物制造

报告时间2025年9月5日,15:30-16:30

报告地点奥林学院101

个人简介

刘树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绿色生物制造的研究,一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5及全细胞催化戊二胺技术分别建成全球首套工业生产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icrobial Cell Factories、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余篇。以第一/二发明人申请专利23项,其中10项已转让。获工信部第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中关村论坛百项新技术榜单、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荣誉。

报告内容简介:面向重大需求的化学品,研发新型基因调控元件、传感器、遗传线路和底盘细胞,精细和动态调控代谢流,重构和强化代谢模块,提升化学品的生物合成效率,创制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工程菌。


报告题目: 微生物大分子元件挖掘与设计

报告时间:2025年9月5日,16:30-17:00

报告地点:奥林学院101

报告人:张寿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生物结构前沿中心卓越学者。主要从事运用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方法挖掘微生物基因组大数据中功能蛋白和RNA元件,并结合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RNA核酶、CRISPR-Cas系统等大分子结构进化规律,发现微生物新分子系统,从而开发基因编辑工具与生物制造分子工具。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Mol Cell、Cell Res和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4项。

报告内容简介:开发全新算法,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大数据的挖掘,结合计算结构生物学方法,揭示微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化图谱,发现微生物新系统,从而创制基因编辑工具等底层生物技术。

欢迎各位教师、同学积极参加!